正常的颌面形态在医学上被称为“中性关系”。其特点如下:
上下牙齿咬合关系:
上前牙轻微覆盖下前牙约2-3毫米,称为“覆盖覆合”。
上颌尖牙与下颌尖牙尖尖相对,称为“尖牙对尖牙”。
上下磨牙咬合时,上颌磨牙的尖尖咬合在下颌磨牙的沟隙中,称为“尖窝合”。
唇齿关系:
上唇覆盖下唇约2-3毫米。
上下唇闭合时,牙弓自然位于唇线内。
前庭深约5-9毫米,即牙齿和嘴唇之间的空间。
颌骨位置:
下颌体垂直于咬合平面(水平线)。
下颌角约120-130度。
下颌平面与下颌角垂直。
面型:
下颌前伸度适中,脸型协调。
鼻唇角约90-110度。
下巴翘度自然,不突出也不后缩。
功能:
咀嚼、说话和呼吸功能良好。
颌骨关节无疼痛或不适。
中性关系的颌面形态不仅美观,还能保证正常的颌面功能和健康。偏离中性关系可能会导致各种颌面问题,如错颌畸形、关节疼痛和呼吸障碍。
在颌面部正畸治疗中,颌面角度指上颌骨与下颌骨在侧位X线片上所形成的角度,用来评价上颌和下颌的发育情况,以及上、下颌骨之间的协调性。
一般来说,正常范围的颌面角为 120-130°。在这个角度下,患者的面部轮廓较为协调,上、下颌骨的发育平衡,不会出现明显的突嘴、地包天或下巴后缩等颌面畸形。
当颌面角低于正常范围,称为颌面角减小,可能表现为地包天或下巴后缩,导致面部下唇突出或后退。而当颌面角高于正常范围,称为颌面角增大,可能表现为突嘴或上嘴唇后缩,导致面部上唇突出或后退。
根据颌面角的不同异常情况,正畸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于颌面角减小的地包天患者,可以通过戴用矫正器或进行正颌手术来改善畸形;对于颌面角增大突嘴的患者,可以通过拔牙矫正或外科正颌手术来矫正。
需要强调的是,颌面角的测量只是一个参考指标,在实际的正畸治疗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面部美观、功能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正常的颌面 CT 侧面图
正常情况下,颌面 CT 侧面图应表现出以下特征:
颅底结构:
蝶骨略呈水平位
岩骨向内侧倾斜,与颅底成约 15 度角
上颌骨:
上颌突起呈圆滑曲线,上颌窦体积适中,轮廓清晰
牙槽嵴完整,牙根健康
下颌骨:
下颌骨髁突与蝶骨颞骨关节窝紧密相合
下颌骨体部健壮,下颌角清晰
鼻腔和副鼻窦:
鼻腔结构清晰,鼻中隔居中
上颌窦、额窦、筛窦发育正常,黏膜光滑
颞下颌关节:
髁突与关节窝轮廓清晰,关节间隙均匀
关节盘位置适当,运动顺畅
软组织:
颊部和舌部软组织厚度适中,密度均匀
涎腺结构清晰,形态正常
其他:
骨骼发育完全,骨密度正常
没有明显的外伤或病理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