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中颌位
口腔正中颌位是指上下颌骨在理想位置上的正确定位关系。此关系对于牙齿接触、咀嚼功能以及面部美观至关重要。
咬合关系
在口腔正中颌位,上下前牙切端对齐,形成垂直覆盖。上下牙尖尖窝匹配良好,咬合时能均匀受力。此咬合关系有助于防止牙齿磨损和咬合创伤。
面部美观
正中颌位影响着面部轮廓。颌骨正确对齐时,面部中线对齐,双侧脸型对称。不正确的颌位关系会导致面部不对称、微笑时露出过多上颌牙龈或下巴后缩等美观问题。
咀嚼功能
正确的颌位关系对于咀嚼功能至关重要。上下颌骨在理想位置上才能进行协调的运动,从而有效地研磨食物。不理想的颌位关系会导致咀嚼效率低下、吞咽困难和牙齿磨损。
如何获得口腔正中颌位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得口腔正中颌位:
正畸治疗:使用牙套或保持器矫正牙齿位置和颌骨关系。
正颌外科手术:在严重颌骨畸形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手术重新定位颌骨。
肌功能矫治器:引导肌肉功能来改善颌骨位置。
维持口腔正中颌位对于牙齿健康和面部美观至关重要。通过定期牙科检查和适当的治疗,可以预防或纠正颌骨关系异常,从而确保口腔健康和整体面部平衡。
口腔正中颌位名词解释
正中颌位:指上下颌骨在理想的咬合关系中,上颌牙齿覆盖下颌牙齿1/3,且上颌中线与下颌中线重合。
颌平面:连接上颌第二双尖牙颊面颊尖中点的水平平面,用于确定上下颌的水平关系。
咬合平面:连接上下颌第一磨牙咬合尖尖端的平面,用于确定上下颌的垂直关系。
切端点:上颌中央切牙切端的最高点。
咬合过深:上颌切端点覆盖下颌切端点超过1/3。
咬合过浅:上颌切端点几乎与下颌切端点重合。
反颌:下颌向前突出,覆盖上颌。
地包天:上颌向前突出,被下颌覆盖。
开颌:上下颌咬合时,前牙不能接触。
深覆颌:上颌牙齿覆盖下颌牙齿超过1/3。
深覆盖:上颌切端点几乎到达或接触下颌牙齿的舌面。
中线偏斜:上颌中线与下颌中线不重合。
前牙反合:上下前牙咬合时,下颌切牙覆盖上颌切牙。
牙合紊乱症候群:由上下颌骨咬合关系异常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包括咬合疼痛、颞下颌关节疼痛、头面部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