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视神经病变,其特点是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逐渐丧失,并伴有或不伴有眼压升高。
临床表现:
早期:
多无明显症状
可能出现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眼胀感
中期:
视野视野周边出现缺损,逐渐向中心发展
视力下降
眼压升高
晚期:
视野明显缩小,中央视力受损
视神经萎缩
失明
特点:
慢性进展:POAG的进展通常缓慢,患者可能在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
视神经损害:RNFL的损害是POAG的主要特征,导致视野缺损和视力下降。
眼压升高:POAG最常见的特征是眼压升高,但也有约一半的POAG患者眼压正常。
视野缺损:POAG典型的视野缺损为弓形视野缺损,从周边向中心发展。
视野变化:视野缺损通常不对称,并且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展。
视力损害:POAG早期可能不会影响视力,但随着疾病进展视力会逐渐下降。
视神经萎缩:随着POAG的进展,视神经会萎缩,外观呈苍白或蜡样。
其他:POAG患者还可能出现眼胀感、虹视(看到光环)、畏光等症状。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临床表现
无症状期: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
继发性闭锁期:视力下降、疼痛、视物模糊、彩虹光圈。
慢性期:视力逐渐下降,视野逐渐缩窄。
治疗
药物治疗
前列腺素类似物:如拉坦前列素、他氟前列素,可降低眼压。
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可减缓房水产生。
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可抑制房水产生。
激光治疗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用激光在小梁网附近形成微小的开口,增加房水流出。
激光虹膜切除术:切除部分虹膜,增大瞳孔直径,促进房水流出。
手术治疗
小梁切开术:在球结膜上切开一个小切口,形成一个永久的房水流出道。
引流植入术:植入引流管将房水引流至眼睛外的收集器。
选择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青光眼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和全身健康状况。一般来说,轻度青光眼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眼压;中重度青光眼则可能需要激光或手术治疗。定期监测眼压和视野至关重要,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方案。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管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提供指导。共识基于现有证据和专家意见制定,内容包括:
诊断标准:
眼压升高(>21 mmHg)
视神经盘缺损
视野缺损(可有可无)
治疗目标:
降低眼压至目标眼压(通常为15-18 mmHg)
保护视神经和维持视野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首选药物包括前列腺素类似物、β-受体阻滞剂和碳酸酐酶抑制剂。
激光治疗:激光小梁成形术可增加房水排出,降低眼压。
手术治疗:滤过性手术(例如小梁切除术)可建立新的房水排出途径,降低眼压。
随访和监测:
定期眼压测量和视神经检查
视野检测(每年至少一次)
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评估视神经盘结构
特殊情况:
青光眼疑似患者:符合部分诊断标准,但证据不足以明确诊断。应密切监测并定期随访。
高眼压患者:眼压升高,但无视神经或视野损伤。应监测眼压并考虑预防性治疗。
正常眼压青光眼:眼压在正常范围内,但有视神经盘缺损和视野缺损。治疗目标与POAG相同。
共识强调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和定期监测对于管理POAG至关重要,以保护视力并防止不可逆的视力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