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树形和整形技术
树形是果树枝干和枝条的一种空间分布形式,整形技术是人为干预和控制果树树形生长和发育的过程。采用合理的果树树形和整形技术,可以调节树体生长势,提升光合效率,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果树树形主要有自然开心形、纺锤形、柱状形等类型。自然开心形树形结构简单,利于果实管理和采收,适用于大多数果树种类。纺锤形树形树冠紧凑,通风透光性好,适于密植栽培。柱状形树形树干直立,空间利用率高,适合于设施栽培。
果树整形技术包括修剪、拉枝、绑缚、刻伤等手段。修剪是整形技术中最重要的措施,包括疏剪和短截,可以调节树势,营造良好的树冠结构。拉枝改变枝条的生长方向,调节树体负载,促进早果。绑缚是将枝条固定在预定位置,塑造理想的树形。刻伤技术用于调节局部树势,促进成花。
整形技术应根据果树品种特性、栽培条件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的树形和整形技术可以优化果树的生长发育,提高果实质量和产量,增强树体的抗逆能力,延长果树的经济寿命。同时,整形技术也能够提升果园的景观价值,改善生态环境。
果树整形修剪与栽培管理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果树栽培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调节果树枝叶生长,营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修剪时间
一般在果树休眠期进行,即冬季或早春树液流动前。
修剪原则
保留强壮枝条,剪除弱枝、病虫枝、交叉枝等。
调整主干和侧枝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树冠结构。
根据树种、品种和树龄,进行不同的修剪方式。
栽培管理
施肥
根据树龄、树势和土壤条件,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
施肥方式包括根部施肥和叶面喷施。
灌溉
定期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灌溉时间和量应根据气候条件和树木需水情况而定。
病虫害防治
及时喷施农药防治病虫害。
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如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其他管理措施
除草:清除果园杂草,避免与果树争夺养分和水分。
疏花疏果:根据树势和产量目标,适当疏除过密的花朵和果实。
搭架:对于藤蔓果树或枝条较长的果树,需要搭设棚架或支柱。
果树树形与整形技术是果树管理中两个重要的技术环节,各有优点和适用范围。
果树树形
果树树形是指果树主干和分枝的排列方式,常见树形有自然开心形、疏散纺锤形、改良主干形等。不同树形适用于不同的果树品种、树势和栽植密度。
优点:整形简单,光照均匀,通风透光良好,有利于结果和果实品质。
缺点:树冠庞大,采摘不便,树势容易衰弱。
果树整形技术
果树整形技术是指通过修剪、拉枝、环剥等手段,人为塑造果树的树形和枝势,以达到一定的目的。常见整形技术有短截、摘心、回缩、拉枝等。
优点:树冠紧凑,便于管理和采摘,促进枝条结果,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缺点:整形费时费力,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容易造成树势弱化。
哪个更好?
果树树形和整形技术没有绝对的孰优孰劣,需要根据果树品种、园地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
自然树形适用于树势强壮、萌发力旺盛的品种,有利于大树冠结果。
整形技术适用于树势较弱、萌发力较差的品种,或高密度栽培情况下。
在实际生产中,往往采用树形和整形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树冠大小、树势强弱、光照条件等,采取适当的整形措施,以达到最佳生长和结果效果。
果树树形与整形技术的密切关系
果树整形是果树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科学修剪和训练,合理安排树体结构,促进果树早结果、多结果、优质果。而树形是果树整形后的外在形态,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影响果树光照和通风
不同的树形会影响果树接受光照和通风的情况。开张型树形(如自然开心形、纺锤形)树冠立体结构明显,树体通风透光良好,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果实着色。而丛生型树形(如丛生矮化苹果)冠内枝叶稠密,通风透光性差,影响果实品质。
影响果树营养分配
树形决定了果树营养分配的方式。开张型树形主枝生长角度较大,营养分配相对均衡;而丛生型树形主枝角度小,容易导致树冠上部营养过多,下部营养不足,影响果实大小和品质。
影响果树抗逆性
树形也影响果树的抗逆性。开张型树形树冠通风良好,抗风性强;丛生型树形枝叶稠密,抗风性弱,容易发生倒伏。开张型树形冠内通风透光,病虫害发生率较低。
整形技术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果树品种、栽培条件和生产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整形技术。例如,对于早果树种,如桃、李,采用开张型树形有利于早结果、多结果;对于晚果树种,如苹果、梨,采用丛生型树形可提高果实品质。
果树树形与整形技术密切相关,两者相互影响,共同决定果树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科学确定整形技术,优化树形,是提高果树生产效益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