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骨手术中劈外板和不劈外板的区别
磨骨手术是一种整形手术,通过磨除下颌骨外板或骨内板来改善面部轮廓。劈外板和不劈外板是磨骨手术中两种不同的方式,各有优缺点。
劈外板:
优点:
可以大幅缩小下颌骨宽度,获得更明显的脸型轮廓。
术后恢复时间较短,通常在 2-3 周内即可恢复基本功能。
缺点:
存在神经损伤的风险,可能会导致面部麻木或疼痛。
可能留下明显的手术疤痕。
术后可能会出现张口受限的情况。
不劈外板:
优点:
风险较小,神经损伤的可能性低。
术后恢复时间较快,通常在 1-2 周内即可恢复基本功能。
术后疤痕较小。
缺点:
缩小下颌骨宽度的效果不如劈外板。
术后可能会出现咬合不稳定或关节疼痛的情况。
选择劈外板还是不劈外板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状况。如果追求更明显的脸型轮廓,但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则劈外板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担心风险或希望恢复时间更短,则不劈外板更合适。
值得注意的是,磨骨手术是一项复杂的整形手术,需要选择有经验的整形外科医生进行。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利弊和风险,做出明智的选择非常重要。
外板磨骨,又称下颌角截骨术,是一种颌面外科手术,通过切除下颌骨外侧部分来改善面部轮廓,打造更流畅、精致的面部线条。
在进行外板磨骨手术时,磨除的是下颌骨外侧缘的骨头,也就是下颌角区域的骨组织。下颌角是下颌骨后缘与下颌支交界处形成的突起,它的形态和大小对脸型有很大的影响。
术中,医生会根据术前设计,切开下颌骨外侧缘的软组织,显露出骨头。然后,使用专用的磨骨器材,沿着预先设计的线形,精确地磨除多余的骨质,缩小下颌角的突起。
通过外板磨骨手术,可以改善以下面部问题:
方形脸:磨除下颌角外侧的骨质,可以缩小下颌骨的宽度,使脸型变得更柔和、秀气。
国字脸:磨除下颌骨后缘和下颌支交接处的骨质,可以改善下颌骨的外翻情况,使脸型更圆润、协调。
地包天:通过磨除下颌骨后缘的骨质,可以改善凸嘴的情况,使面部侧面更加平衡。
需要强调的是,外板磨骨手术是一项颌面外科手术,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术后可能会出现肿胀、疼痛等不适,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即可恢复正常。
磨外板术后增生是指手术后结骨部位局部过量骨组织形成,影响周围组织功能。增生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以下情况可能增加增生风险:
过度磨削: 磨外板时过度去除骨组织,导致骨骼过度修复并形成增生组织。
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会导致炎症反应,刺激骨组织增生。
局部因素: 周围组织张力过大、血供不良等局部因素可能阻碍骨愈合,导致增生形成。
体质因素: 某些患者可能有更容易形成骨增生的体质,例如有家族史或骨科疾病病史的人。
术后活动过度: 手术后过早或过量活动会给手术部位施加过大压力,导致骨组织过度修复和增生。
术后固定不当: 如果术后石膏或支具固定不佳,可能允许手术部位过度活动,增加增生风险。
增生的症状可能包括手术部位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X光或CT检查以确诊增生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