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颌与地包天虽然都表现为下颌突出,但并不是同一种畸形。
反颌
反颌是指上颌向后、下颌向前的咬合关系,医学上称为“上颌后缩”。其主要表现是:
侧面看,下颌较上颌明显突出。
正面看,门牙向内倾斜。
上唇较短,下唇较厚。
咬合时,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外侧。
地包天
地包天是指下颌向后、上颌向前的咬合关系,医学上称为“下颌前突”。其主要表现是:
侧面看,下颌比上颌更靠后。
正面看,下前牙比上前牙突出。
可能伴有上唇短、人中长。
咬合时,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内侧。
区别
反颌与地包天的主要区别在于上颌和下颌的位置关系:
反颌:上颌后缩,下颌前突。
地包天:下颌后缩,上颌前突。
反颌通常需要进行正畸治疗或手术矫正,而地包天可以通过正畸或利用生长潜力进行矫正。
何为地包天牙、反颌牙
地包天牙,又称反颌,是一种牙齿错颌畸形,表现为下颌骨发育过度或上颌骨发育不足,导致下前牙咬合在上前牙之前。
反颌牙与地包天牙类似,但表现更为严重。反颌牙患者的下颌骨不仅向前突出,还向后旋转,造成下前牙咬合在上前牙的内侧。
地包天牙和反颌牙的成因
地包天牙和反颌牙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
遗传因素:地包天牙和反颌牙具有遗传性,父母患有此类畸形,子女患病风险较高。
不良习惯:如长时间吮吸手指、咬嘴唇、咬铅笔等不良习惯,会改变颌骨正常发育。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腺样体肥大、舌系带过短等,也会影响颌骨发育,导致地包天牙或反颌牙。
环境因素:如早产、低出生体重、营养不良等,也会影响颌骨发育,增加地包天牙和反颌牙的发生风险。
地包天牙和反颌牙的危害
地包天牙和反颌牙不仅影响面部美观,还可能带来以下危害:
咬合功能障碍:地包天牙和反颌牙导致咬合异常,影响咀嚼、发音等功能。
颞下颌关节问题:严重的咬合异常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出现疼痛、弹响等症状。
牙周疾病:地包天牙和反颌牙容易导致牙周组织受损,增加牙周炎、牙龈出血等问题的发生风险。
颅颌面发育异常:严重的地包天牙和反颌牙会影响颅颌面正常发育,导致面部不对称、鼻梁塌陷等问题。
因此,如果发现自己或孩子有地包天牙或反颌牙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矫正治疗,以避免上述危害的发生。
反颌的成因:天生的还是后天的
反颌,又称地包天,是一种常见的牙齿错颌畸形,表现为下颌前突,上颌后缩。对于反颌的成因,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它主要是天生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主要与后天因素有关。
天生的因素
一些研究表明,反颌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父母患有反颌,他们的孩子患有这种畸形的风险会更大。反颌也与某些骨骼发育异常有关,如下颌骨发育过度或上颌骨发育不足。这些异常可能是天生的,由基因或染色体异常引起。
后天的因素
也有证据表明,后天因素在反颌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因素:
不良的口腔习惯:如长期吮吸拇指、长时间使用奶瓶或安抚奶嘴,这些习惯会对颌骨施加外力,导致反颌。
鼻塞或扁桃体肿大:这些问题会阻碍鼻腔呼吸,迫使孩子用嘴呼吸。用嘴呼吸会导致舌头位置异常,进而影响颌骨的发育。
早期牙齿损失:儿童早期牙齿脱落会破坏牙齿的自然排列,导致咬合关系异常,从而导致反颌。
创伤:颌骨骨折或其他创伤可能会导致颌骨发育异常,从而导致反颌。
反颌的成因可能是多因素的,既有天生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遗传因素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但后天因素在反颌的发展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反颌的潜在原因有助于预防和早期干预,从而改善儿童的口腔健康和整体健康状况。
地包天反颌
地包天反颌是一种常见的错颌畸形,指下颌骨向前突出,导致下前牙覆盖上前牙。
成因
地包天反颌的成因可能有多种,包括:
先天性因素:遗传因素可能导致颌骨发育异常。
环境因素:不良的口腔习惯,如长期吮吸拇指或奶瓶,可影响颌骨的发育。
功能性因素:咬合异常或咀嚼功能受损,如偏侧咀嚼,会导致颌骨发育不对称。
症状
地包天反颌的主要症状包括:
下前牙覆盖上前牙
面部下三分之一短缩
下巴突出,上唇短小
咀嚼功能受损
语言发音异常
自信心受损
危害
地包天反颌不仅影响面部美观,还会带来一系列功能问题,包括:
咀嚼困难
牙齿磨损
牙龈损伤
颞下颌关节紊乱
睡眠呼吸暂停
治疗
地包天反颌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通常需要多科室共同协作。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
正畸治疗:通过佩戴矫正器矫正牙齿和颌骨位置。
正颌手术:对于严重的地包天反颌,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矫正颌骨位置。
联合治疗:正畸治疗与正颌手术相结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及时发现和治疗地包天反颌非常重要,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现孩子有地包天反颌迹象,应及时咨询牙科医生或正畸医生,以便早期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