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角外翻是一种面部骨骼畸形,表现为下颌角明显向外突出,影响面部美观和咬合功能。
虽然可以通过手术矫正下颌角外翻,但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希望寻找非手术方法。目前医学界并不认可下颌角外翻能够通过自我矫正的方式得到改善。
下颌角的形状和大小是由遗传因素和生长发育决定的。一旦骨骼发育成熟,基本定型,很难通过外部力量或运动改变其形态。
坊间流传的一些所谓“下颌角外翻自己矫正”的方法,如按摩、嚼口香糖、戴矫正器等,缺乏科学依据,没有相关的临床研究支持。
这些方法不但无法有效矫正下颌角外翻,还有可能造成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不良后果。如果下颌角外翻严重影响美观和功能,建议咨询专业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进行科学的手术矫正。
下颌角外翻和不外翻的区别
下颌角是指下颌骨在咬肌止点附近的转折点。下颌角外翻与否是衡量下颌缘形态的重要指标。
下颌角外翻
下颌角外翻是指下颌角向外倾斜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它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外翻。
特点:
下颌缘向两侧明显外扩
下巴尖突、呈"W"型
面部宽阔、呈梯形
可能导致咬合不齐
下颌角不外翻
下颌角不外翻是指下颌角处于正常范围内,既不向外倾斜,也不向内收缩。
特点:
下颌缘平直或微呈弧形
下巴圆润、呈"V"型
面部窄长、呈椭圆形
咬合正常
区别
区分下颌角外翻和不外翻的主要方法是观察下颌缘的形态。外翻的下颌缘向两侧明显外扩,形成较大的下颌角,而正常的下颌缘则平直或略呈弧形。外翻的下颌往往会导致下巴尖突和咬合不齐,而正常的下颌则下巴圆润、咬合正常。
影响因素
下颌角外翻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性别、咬合情况等。女性比男性更常见下颌角外翻。过度的咬合力或咬合异常也可能导致下颌角外翻。
下颌角外翻自我矫正是否有用,仍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表明,通过面部操、按摩或特定的咬合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外翻程度。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以下几点:
1. 程度有限:自我矫正通常只能改善轻微的外翻,对于严重外翻收效甚微。
2. 需要坚持性和时间:自我矫正需要长期坚持,且效果因人而异,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看到效果。
3. 矫正效果不可逆:自体矫正的成果可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退,特别是如果不继续进行相关练习。
4. 潜在风险:不当的自我矫正可能会导致面部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或其他并发症。
5. 医生建议:在进行任何自我矫正之前,建议咨询医生或牙医,以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因此,虽然自我矫正下颌角外翻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帮助,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效果也有限。如果外翻程度严重或影响个人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