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中,下颌平面角的测量有助于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下颌平面角指的是下颌平面与法兰克福平面之间的夹角。
低角
下颌平面角小于125度
表现为面部较短,颏部后缩,下颌偏小
常伴有深覆覆盖,前牙拥挤,牙弓狭窄
高角
下颌平面角大于135度
表现为面部较长,颏部前突,下颌偏大
常伴有反颌,下前牙唇倾,牙弓宽大
均角
下颌平面角在125-135度之间
表现为面部比例协调,颏部适中,下颌大小合适
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通常较好
测量方法
下颌平面角的测量可以使用头影测量仪或专用软件。测量时,将法兰克福平面作为基准,从下颌缘的最低点到下颌角连线,测量夹角大小。
临床意义
下颌平面角对正畸治疗计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骨性发育异常的诊断:低角和高角可提示存在骨性发育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下颌平面角影响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矫正计划。
颌面平衡:下颌平面角影响面部的整体平衡,通过正畸矫正可改善面部美观。
正畸测量下颌角角度的方法
正畸测量下颌角角度是一种重要的诊断工具,有助于评估下颌发育和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下颌角角度是指下颌骨与颅骨底部形成的角度。
测量步骤:
1.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有两种常用的测量方法:侧位头颅片测量和CT扫描测量。
2. 获取影像资料:拍摄侧位头颅片或进行CT扫描,以获得下颌骨的影像。
3. 识别解剖标志:在影像上,确定以下解剖标志:
下颌下缘(Go):水平点,位于下颌骨下边缘的最低点。
髁状突端点(Co):上颌骨髁状突端的远端尖点。
颅底平面(SN):从鼻根到颅后尖的直线。
4. 测量角度:使用测量软件或量角器,测量从Go到Co形成的直线与SN平面形成的角度。此角度即为下颌角角度。
正常值:
下颌角角度的正常值因种族和性别而异。一般来说:
男性:110-130°
女性:120-140°
临床意义:
测量下颌角角度有助于诊断和治疗以下情况:
下颌发育不良
下颌前突
下颌后缩
牙齿咬合错乱
颞下颌关节疾病
通过测量下颌角角度,正畸医生可以准确评估下颌的发育并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以恢复牙齿和下颌的正常功能和美观。
测量下颌角角度是正畸治疗中的重要步骤。以下介绍两种常用的正畸测量下颌角角度的方法:
侧位头影测量方法
1. 准备:拍摄患者侧位头影片。
2. 画线:在头影片上画出以下三条线:
Frankfort水平线:连接眶下缘最低点和耳屏孔
下颌平面(Mandibular Plane):连接颏点(Pogonion)和颌角(Gonion)
下颌切迹线(Mandibular Incisal):连接切端点(Incisor)和颏点
3. 测量角度:用量角器测量下颌平面与下颌切迹线之间的夹角,即下颌角角度。
临床上测量方法
1. 准备:患者仰卧,头部处于中性位。
2. 定位:使用仪器(如角规或下颌角测量仪)定位颌角区域。
3. 测量角度:将仪器定位在颌角上,读取角度值。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测量方法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通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