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颌手术是一个复杂的手术,涉及到上下颌骨的重新定位。整个手术过程的持续时间因患者的不同情况而异,但通常需要以下几个阶段:
术前准备:
术前检查和评估(1-2 个月):包括 X 光检查、头颅 CT 扫描和模型制作。
牙科矫正(3-12 个月):调整牙齿和咬合情况,为手术做好准备。
手术阶段:
手术计划和标记(1 天):制定手术计划,在患者脸上标记切口和骨骼切割部位。
手术(4-8 小时):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涉及以下步骤:
切开口腔软组织
切割和重塑颌骨
使用螺钉、钢板或钛板固定颌骨
缝合切口
术后恢复:
住院期(3-7 天):患者在医院接受监护和疼痛管理。
术后肿胀和疼痛(1-2 周):这是正常的,患者需要服用止痛药和冰敷。
液体饮食(2-6 周):患者需要通过吸管或注射器进食,避免咀嚼。
软质饮食(6-8 周):患者可以开始摄入软质食物,如汤、酸奶和捣碎的水果。
正常饮食(8 周后):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长期恢复:
拆除固定物(6-12 个月):手术后几个月,需要在门诊拆除固定颌骨的螺钉或钢板。
持续随访(1-2 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检查,以监测恢复情况和进行任何必要的调整。
从术前准备到术后长期恢复,正颌手术的整个过程可能需要长达 2-3 年的时间。手术本身通常需要 4-8 小时,而术后恢复期则因人而异。
正颌手术切骨位置因手术类型而异,主要分为:
上颌骨切骨:
Le Fort I:骨切线位于上颌窦的上方,将整个上颌骨与颅底分离。
Le Fort II:骨切线位于上颌窦的下方,将上颌骨与颧骨和鼻骨分离。
Le Fort III:骨切线位于面中部的水平平面,将整个面部骨骼(包括上颌骨、颧骨和鼻骨)与颅底分离。
下颌骨切骨:
矢状劈开术:骨切线位于下颌骨的正中线上,将下颌骨从中间劈开。
垂直截骨术:骨切线位于下颌骨的升支或身体部,垂直于下颌骨。
旋转截骨术:骨切线位于下颌骨的升支后缘,形成一个“L”形切口。
组合切骨:
双上颌前倾术:结合Le Fort I和II切骨,向前移动上颌骨。
双下颌后缩术:结合矢状劈开术和垂直截骨术,向后移动下颌骨。
正颌手术中切骨的位置由手术的目标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通过精确的切骨,外科医生可以调整口腔颌面结构,纠正畸形或功能障碍。
正颌手术后拔出胃管的时间通常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而决定,一般在手术后 1-3 天内即可拔除。
拔管前的评估
在拔除胃管之前,医生会评估以下因素:
患者的吞咽能力是否恢复正常
患者是否出现恶心或呕吐
患者的术后疼痛是否得到控制
拔管步骤
拔管通常由医生或护士进行,过程如下:
1. 医生会使用润滑剂涂抹在胃管上
2. 医生会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胃管
3. 医生会缓慢地将胃管从患者口中拉出
4. 拔除后,医生会用纱布压迫拔管部位,止血止痛
拔管后的护理
拔管后,患者需要进行以下护理:
避免进食固体食物,少量多次进食流质
避免饮酒
避免剧烈活动
定期漱口和刷牙
注意拔管部位的清洁和消毒
如有异常情况,请及时就医
如果拔管后出现以下异常情况,请及时就医:
持续性恶心或呕吐
剧烈疼痛
拔管部位出血或感染
吞咽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