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中下颌骨高角与低角
正畸治疗中,下颌骨的形态对咬合关系以及颜面美观有显著影响。下颌骨的角度,即下颌骨与水平线的夹角,分为高角和低角。
下颌骨高角
下颌骨高角是指下颌骨的角度大于130度。与低角的患者相比,高角的患者常常表现出较长的面下三分之一、突出的下巴、后缩的唇部和较短的鼻唇沟。
正畸治疗
对于下颌骨高角的患者,正畸治疗的目标是通过拔除牙齿或压低后牙来减少下颌骨的高度,从而改善面部美观和功能。有时,可能需要与颌面外科手术相结合,以进一步矫正下颌骨的形状。
下颌骨低角
下颌骨低角是指下颌骨的角度小于120度。低角的患者往往具有较短的面下三分之一、圆润的下巴、凸出的唇部和较长的鼻唇沟。
正畸治疗
对于下颌骨低角的患者,正畸治疗的目标是通过构建牙齿来增加下颌骨的高度,从而改善面部美观和功能。正畸治疗后,患者的面下三分之一会更加协调,唇部和下巴也会更加突出。
了解下颌骨的形态对于正畸治疗至关重要。高角和低角的下颌骨对咬合关系和颜面美观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正畸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正畸下颌平面角低角高角均角怎么看
下颌平面角是指下颌骨下缘与法兰克福平面的夹角,在正畸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低角(小于120度):表示下颌骨后缩,面中部凹陷,嘴唇通常后倾。低角会影响咬合,导致深覆合或反颌。
高角(大于130度):表示下颌骨前突,面中部突出,嘴唇通常前凸。高角会导致浅覆合或开颌。
均角(120-130度):表示下颌骨位置正常,面中部平坦,嘴唇自然闭合。均角的咬合关系通常较好。
如何测量下颌平面角?
1. 通过侧位头影测量:将侧位头影像垂直放置在观片器上,从下颌下缘最低点(Pog)到法兰克福平面(ANS-PNS)画一条直线,再从法兰克福平面到Pog画一条垂线,两条线的夹角即为下颌平面角。
2. 通过临床检查测量:医生用测量仪直接测量从下颌下缘到耳屏的夹角,再减去30度即可得到下颌平面角的近似值。
下颌平面角的测量对诊断下颌骨后缩或前突、制定正畸治疗计划至关重要。通过矫正下颌骨位置,可以改善面部美观和咬合功能。
正畸过程中,下颌骨的角度分为高角和低角。
下颌骨高角
下颌支垂直于下颌骨体,角度大于120度。
面部呈长形,下颌较短,下巴后缩。
咬合关系常见为开颌或深覆合。
治疗方法:通过正畸或正颌外科手术降低下颌骨角度。
下颌骨低角
下颌支与下颌骨体形成锐角,角度小于110度。
面部呈宽形,下颌较长,下巴突出。
咬合关系常见为反颌或深覆盖。
治疗方法:通过正畸或正颌外科手术提高下颌骨角度。
下颌骨高角和低角可以通过正畸治疗或正颌外科手术进行矫正。正畸治疗主要是通过佩戴矫治器来调整牙齿位置,进而改变下颌骨的角度。正颌外科手术则涉及到下颌骨骨骼的切除或推移,以达到改善咬合关系和面部形态的目的。
以下为正畸下颌骨高角和低角的示意图:
[图片: 正畸下颌骨高角和低角示意图]
上图:下颌骨高角示意图
下图:下颌骨低角示意图
正畸中的高角低角,是指下颌骨的形态差异。
高角型下颌骨
- 下颌骨体较短,升支较长,仰角大于135°,形似“T”字形。
- 下颌角尖锐突出,咬合时后牙接触较少。
- 常伴有面部下三分之一过长,下巴后缩。
低角型下颌骨
- 下颌骨体较长,升支较短,仰角小于135°,形似“L”字形。
- 下颌角圆钝,咬合时后牙接触较为充分。
- 常伴有面部下三分之一缩短,下巴前凸。
区分方法
区分高角低角下颌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 仰角测量:仰角是下颌骨升支与下颌骨体之间形成的角度,可通过侧位头影测量得到。高角型仰角大于135°,低角型仰角小于135°。
- 临床观察:通过观察面型和咬合关系,也可以初步判断高角低角。高角型下颌角尖锐突出,后牙咬合不良;低角型下颌角圆钝,后牙咬合较好。
影响因素
高角低角下颌骨的形成与遗传、环境、咬合关系等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意义
高角低角下颌骨会影响咬合和面部美观,需要通过正畸治疗进行矫正。对于高角型,可以通过拔牙矫正或正颌手术改善咬合和面型;对于低角型,可以通过正畸治疗或颏部填充改善美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