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鼻子里面有个小肉球,医学上称为鼻息肉。这是由鼻腔粘膜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的。常见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疾病。
鼻息肉通常生长在鼻中隔或鼻甲上,呈灰白色或淡红色,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可能会单个或多个生长。鼻息肉的大小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较大的息肉会阻塞鼻腔,导致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等症状。
鼻息肉的形成与鼻腔粘膜的慢性炎症有关。当鼻腔粘膜长期受到过敏原、病毒、细菌等刺激时,会导致粘膜充血水肿,增生肥厚,逐渐形成息肉。过敏性鼻炎患者由于长期接触过敏原,鼻腔粘膜容易发生炎症,因此较容易发生鼻息肉。
鼻息肉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组胺药、鼻用激素喷剂等药物,可以缓解鼻腔炎症,减小鼻息肉的体积。当药物治疗无效或息肉较大时,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息肉。
对于小朋友而言,鼻息肉的手术通常比较简单,可以在局麻下进行。术后要注意鼻腔的卫生,避免感染。同时,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预防息肉的复发。
小朋友鼻子经常流鼻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干燥的环境:干燥的空气会刺激鼻腔黏膜,使其变得脆弱,容易出血。冬季或空调环境下尤其容易发生。
用力擤鼻涕:用过大的力气擤鼻涕会增加鼻腔内压,导致毛细血管破裂。
挖鼻孔:挖鼻孔会损伤鼻腔内壁,造成出血。
外伤:摔倒或其他外伤可能导致鼻骨或鼻黏膜损伤,引起鼻血。
鼻炎或鼻窦炎:鼻炎或鼻窦炎会引起鼻腔充血和水肿,使黏膜变得更容易破损。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曲会使鼻腔两侧不对称,加重干燥或局部充血,从而增加流鼻血的风险。
血液疾病: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等血液疾病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从而增加流鼻血的可能性。
某些药物: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药物会抑制血小板功能,增加出血风险。
如果小朋友鼻子经常流鼻血,家长不要过于担心,但需要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预防。例如:
保持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
不要让小朋友用力擤鼻涕,可以先用棉签或纸巾轻拭鼻涕。
禁止小朋友挖鼻孔。
如果鼻炎或鼻窦炎反复发作,应到医院检查治疗。
怀疑有血液疾病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