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刀结构原理
超声刀是一种非侵入式医学美容设备,通过聚焦式超声波能量作用于皮肤深层,激发胶原蛋白再生,达到紧致提升的效果。其结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组件:
聚焦器
核心部件,由压电晶体组成的阵列,负责产生和聚焦超声波能量。
通过精密的计算控制,将超声波能量聚焦到精确的深度和位置。
传导介质
通常为凝胶或液体,覆盖在聚焦器表面。
介质的作用是将超声波能量有效地传导至皮肤。
冷却系统
聚焦超声波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冷却系统来保护皮肤。
通常使用水冷或气冷系统,循环冷却液体或空气以散热。
能量发生器
为聚焦器提供高压脉冲电能,触发超声波能量的产生。
电能参数(频率、强度、脉冲宽度)可调,以定制不同的治疗效果。
操作界面
操作人员与超声刀设备交互的界面。
包括显示屏、控制按钮和软件程序,用于设定治疗参数、监控治疗过程等。
工作原理
在操作过程中,聚焦器将超声波能量聚焦到预定深度(通常为 1.5mm、3.0mm 或 4.5mm),产生热损伤区域。热损伤刺激胶原蛋白收缩,促进新胶原蛋白再生,从而达到紧致提升的效果。冷却系统同时发挥作用,保护皮肤表层免受损伤。
超声刀结构原理的精妙设计和优化,使其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非侵入式皮肤紧致提升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美容整形、抗衰老和修复等领域。
超声刀结构原理图解
超声刀是一种非手术性的面部年轻化治疗方法,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来刺激皮肤深层胶原再生。其结构原理如下:
1. 能量发生器:
产生高强度超声波,频率通常为 2-7MHz。
2. 换能器:
将超声波从能量发生器传输到治疗头。
通常由压电晶体制成,在电信号作用下产生超声振动。
3. 治疗头:
包含多个换能器单元,每个单元负责产生一个聚焦超声聚焦区。
治疗头形状和尺寸根据不同的治疗区域而设计。
4. 聚焦区:
超声波在组织中传播时会聚焦,形成一个称为聚焦区的热凝结区域。
聚焦区的大小和形状取决于超声波的频率、功率和换能器的设计。
5. 皮下组织加热:
超声聚焦区释放的能量使皮下组织(如筋膜层)升温至 60-70 摄氏度。
高温会破坏胶原纤维,刺激新胶原和弹性蛋白的产生。
6. 胶原再生:
新胶原生成过程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通常在 2-6 个月后可见效果。
新胶原的生成使皮肤变得更加紧致和有弹性,从而达到提拉紧致、减少皱纹的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原理,超声刀可以精确地将能量传递到皮下特定深度,刺激胶原再生,实现非手术性面部年轻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