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包天,又称反合,是一种常见的错颌畸形,表现为下颌前突,上颌后缩,下前牙覆盖上前牙。
地包天可分为牙性和骨性。牙性地包天由牙齿排列异常引起,骨性地包天由颌骨发育异常引起。
大多数地包天患者为牙性,只有少数为骨性。牙性地包天一般不会发展为骨性,但如果长时间不治疗,可能会导致骨骼发育异常,形成骨性地包天。
因此,对于牙性地包天患者,应及时进行牙齿矫正治疗,防止其发展为骨性地包天。而对于骨性地包天患者,则需要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骨性地包天的形成与遗传因素、生长发育因素以及不良口腔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预防骨性地包天,应从儿童期开始,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如避免吮指、咬嘴唇等,定期接受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牙齿排列异常和颌骨发育不良等问题。
牙性地包天和骨性地包天矫正难易程度不同:
牙性地包天
成因:仅牙齿错位,颌骨发育正常
矫正难度:较容易
矫正方法:一般使用正畸治疗,通过戴矫正器将牙齿移动到正确位置
矫正时间:一般需要1-2年
骨性地包天
成因:颌骨发育导致,上颌骨较小或后缩,下颌骨较突出
矫正难度:较困难
矫正方法:可能需要正颌外科手术配合正畸治疗
矫正时间:正畸治疗结合手术,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3年或更久
比较
牙性地包天矫正难度较小,一般只需正畸治疗,矫正时间较短。
骨性地包天矫正难度较大,可能需要手术,矫正时间较长。
影响因素
矫正难易程度受以下因素影响:
错合程度:错合越严重,矫正难度越大。
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矫正比成年人容易。
骨骼发育程度:骨骼发育完善后,手术难度更大。
个人牙周健康状况:牙周健康影响矫正效果。
牙性地包天与脸长的关系
地包天是一种错合畸形,表现为下颌骨发育过度或上颌骨生长不足,导致下牙咬合在上牙之外。牙性地包天是指由牙齿异常排列造成的,而非骨骼发育问题。
牙性地包天通常不会直接导致脸长。长期未矫正的地包天可能会对颌面发育产生影响。
下颌过度发育:严重的地包天会导致下颌骨过度发育,从而使下颌角变宽,面部下半部变长。
上颌发育不足:地包天也会阻碍上颌骨的正常发育,导致面中部变短,显得脸长。
地包天还会影响面部肌肉的平衡。下颌过度发育会使下嘴唇向外翻,上唇向内缩,形成瘪嘴畸形。这些肌肉的变化也会使面部显得较长。
因此,虽然牙性地包天本身不会直接导致脸长,但长期未矫正可能会对颌面发育产生不利影响,间接导致脸长。及早发现并矫正地包天非常重要,以避免这些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