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颌的六个标准
正常颌是指颌骨、牙齿和面部结构协调而美观。根据正畸学理论,正常的颌具有以下六个标准:
1. 牙齿拥挤度:上下牙列牙齿排列整齐,没有拥挤或重叠。
2. 牙齿中线:上下牙列中线对齐,与面部中线重合。
3. 咬合关系:牙齿咬合时,上颌前牙位于下颌前牙之前,形成适当的覆盖(约2-3毫米)和倾斜(约110-120度)。
4. 牙齿咬合平面:上下牙齿咬合时,形成平整的咬合平面,没有深覆合或开合。
5. 下颌关系:下颌与上颌大小和位置协调,没有前突或后缩。
6. 面部美观:颌骨和牙齿排列美观,与面部结构相得益彰,形成协调的面部轮廓。
满足上述标准的颌称为正常颌。正常的颌不仅有利于口腔健康和功能,还可以提高面部美观度和整体形象。
个别正常颌的标准
1. 上颌骨
矢状位置:上颌骨前牙点位于下颌骨前牙点前方 1-3mm。
垂直位置:上颌骨前牙冠长 10-11mm,远中磨牙冠长 7-8mm。
横向位置:上前牙唇倾 90°~110°,前磨牙唇倾 100°~120°,磨牙近中颊倾 110°~130°。
2. 下颌骨
矢状位置:下颌骨前牙点位于上颌骨前牙点后方 0-2mm。
垂直位置:下颌骨前牙冠长 9-10mm,远中磨牙冠长 6-7mm。
横向位置:下前牙舌倾 90°~110°,前磨牙舌倾 100°~120°,磨牙近中舌倾 120°~140°。
3. 前牙关系
覆合覆盖:覆合 1-3mm,覆盖 0-3mm。
切端关系:正常切端对切端或轻度错位覆盖。
中线关系:上、下牙槽中线一致。
4. 磨牙关系
牙尖咬合:上颌磨牙尖对下颌磨牙窝。
矢状咬合:上颌磨牙远中尖位于下颌磨牙近中前尖前方。
横向咬合:上颌磨牙近中颊尖位于下颌磨牙近中舌尖对位。
5. 功能运动
张口运动:上下前牙距离 40-55mm。
侧向运动:正常侧向运动不超过 10mm。
前伸运动:上前牙可前伸 6-7mm。
满足上述标准时,可认为是正常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