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骨是种植牙手术中常见的一种辅助手术,用来增加种植区骨质的体积和密度。植骨材料一般取自患者自身,主要有以下几个部位:
1. 下颌骨
下颌骨是植骨最常见的部位,尤其适用于下颌骨萎缩或缺损的情况。取骨位置通常在下颌升支区的骨板区,该部位骨质致密、厚度适中。
2. 髂骨
髂骨位于骨盆前方,是另一个常用的取骨部位。髂骨具有丰富的骨质,且取骨量较大,但取骨后可能会有疼痛和不适。
3. 颅骨
颅骨中的枕骨、额骨和顶骨也可以作为取骨部位。颅骨骨质较硬,但取骨难度较大,需要专科医生进行手术。
4. 肋骨
肋骨也是一种潜在的取骨部位,但很少使用。肋骨骨质较薄,取骨量有限,而且取骨后可能影响肋骨功能。
取骨部位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植骨区的需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骨质密度、骨骼解剖结构和术前检查结果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取骨部位。
种植牙植骨视频实况
植骨是种植牙手术中常见的一种辅助手段,用于改善患者局部骨量不足的情况。植骨手术可利用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骨材料来增强骨体积,为种植体提供稳定的支撑。
本视频展示了植骨手术的全过程:
切口:
在需要植骨的区域进行切口,暴露手术部位。
骨粉制备:
使用钻头或骨刮匙将骨组织研磨成骨粉。
骨粉植入:
将制备好的骨粉植入切口内,填充缺损的骨区。
膜覆盖:
在植骨区域上方覆盖一层屏障膜,防止骨粉流失并促进骨再生。
切口缝合:
完成骨粉植入后,使用缝线将切口缝合关闭。
术后护理:
植骨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以下护理:
保持手术部位清洁。
避免咀嚼硬物。
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和止痛药。
定期复查,监测骨再生情况。
植骨手术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通常需要几个月才能完全愈合。这段时间内,患者需要谨慎对待植骨区域,避免造成损伤。
本视频仅展示了植骨手术的一般流程,具体手术步骤和技术细节可能因患者实际情况而不同。如有任何疑问或 concerns,请联系您的医生进行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