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焦点光斑计算公式
激光焦点光斑的大小由衍射和光学系统限制共同决定。衍射是光通过小孔或孔径时发生衍射,从而导致光束发生扩展。光学系统限制是由于光学元件的有限孔径或像差所造成的。
衍射极限光斑
在衍射限制条件下,即激光束被理想光学系统聚焦时,焦点光斑半径(w?)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w? = (λ / π) (f / D)
其中:
λ 是激光波长
f 是聚焦透镜的焦距
D 是光束入射到透镜时的直径
光学系统限制光斑
在实际光学系统中,由于光学元件的孔径限制或像差,焦点光斑会比衍射极限光斑更大。此时,焦点光斑半径(w)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
w = w? M
```
其中:
w? 是衍射极限光斑半径
M 是光学系统放大倍率
放大倍率
光学系统放大倍率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
M = (d? / d?)
```
其中:
d? 是像的尺寸
d? 是物体的尺寸
完整的激光焦点光斑计算公式为:
```
w = (λ / π) (f / D) (d? / d?)
```
该公式考虑了衍射和光学系统限制的影响,可以准确计算实际激光焦点光斑的大小。
激光焦点光斑计算公式表
公式 1:高斯光束腰径
```
w? = λ / (π NA)
```
其中:
w? 为光束腰径
λ 为激光波长
NA 为系统数值孔径
公式 2:衍射极限光斑尺寸
```
d = 2.44 λ / NA
```
其中:
d 为衍射极限光斑尺寸
公式 3:拉格朗日因子的焦平面光斑尺寸
```
w = w? (1 + (z / B)2)1/2
```
其中:
w 为焦平面光斑尺寸
z 为焦平面与光束腰之间的距离
B 为光束共生参数,等于π w?2 / λ
公式 4:瑞利范围
```
z? = π w?2 / λ
```
其中:
z? 为瑞利范围,定义为光斑尺寸为衍射极限光斑尺寸的两倍时的传播距离
公式 5:深度扩展因子
```
M2 = (π w?2 λ) / (B E?)
```
其中:
M2 为深度扩展因子,表征光束从高斯光束偏离的程度
E? 为光束总能量
公式 6:光强分布
```
I(r,z) = (2 P / π w2) exp(-2 r2 / w2) exp(-z2 / z?2)
```
其中:
I(r,z) 为焦平面坐标 (r,z) 处的激光光强
P 为激光功率
这些公式可用于计算和表征激光焦点光斑的特性,在显微镜、光刻和激光加工等各种应用中至关重要。
激光焦点大小的计算
激光焦点大小是激光束在焦平面处形成的最小光斑直径,对于激光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的计算公式为:
```
f = 2λf/D
```
其中:
f 为焦点大小(单位:米)
λ 为激光波长(单位:米)
f 为激光束的焦距(单位:米)
D 为激光束的衍射限制光斑直径,又称束腰半径(单位:米)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激光焦点的大小取决于激光波长、焦距和束腰半径这三个因素。
波长 λ:激光波长越短,焦点大小越小。这是因为波长越短,光的衍射效应越弱。
焦距 f:焦距越短,焦点大小越小。这是因为焦距越短,激光束聚焦得越快。
束腰半径 D:束腰半径越小,焦点大小越小。这是因为束腰半径越小,激光束的衍射效应越弱。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获得更小的焦点大小,需要采用更短波长的激光、更短焦距的透镜以及更小的束腰半径。例如,在光刻工艺中,需要使用紫外激光和高数值孔径透镜来获得亚微米级的焦点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