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容院非法行医的处罚
根据2019年颁布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对美容院非法行医的行为,将实施严厉处罚。
具体处罚如下:
责令停止非法行医行为:执法部门有权责令美容院立即停止非法行医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警告或者罚款。
没收医疗器械和药品:对美容院非法使用的医疗器械和药品,执法部门将予以没收。
行政处罚:对非法行医的美容院,可以处以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其营业执照。
刑事处罚: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非法行医的常见行为:
为顾客注射玻尿酸、肉毒素等医疗美容材料
使用医疗器械进行激光治疗、射频治疗等项目
提供微整注射、埋线等微创美容服务
市民如何举报非法行医:
市民发现美容院存在非法行医行为,可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或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举报。
提示:
为了保障自身安全和健康,市民在接受美容服务时,应选择持有医疗美容执业许可的医疗机构或美容院,并在进行医疗美容项目前,充分了解项目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美容院非法行医处罚标准2021
为了规范美容院行业,保护消费者权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了《美容院管理办法》,对美容院非法行医行为进行了明确定义和处罚标准。
一、非法行医的定义
美容院从事超出其经营范围的行为,包括:
医疗美容项目,如激光脱毛、注射填充等
使用未经批准的医疗器械和药品
宣称具有医疗效果,如治疗皮肤病、减肥等
二、处罚标准
美容院非法行医的处罚标准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轻微违法:责令改正,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一般违法:罚款1000元至5000元
较重违法:罚款5000元至1万元,并吊销营业执照
严重违法:罚款1万元至5万元,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相关规定
美容院开展医疗美容项目,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由具有执业资质的医师操作。违反规定者,不仅会受到行政处罚,还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消费者如果发现美容院非法行医,可以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监管部门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
2020美容店非法行医处罚条例
为规范美容行业的医疗行为,保障公众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处罚条例:
第一条 适用范围
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美容活动的一切机构和个人。
第二条 禁止行为
美容店不得擅自从事以下医疗行为:
1. 注射类医疗美容项目;
2. 手术类医疗美容项目;
3. 使用医疗器械进行的激光、射频等美容项目;
4. 其他经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为医疗行为的美容项目。
第三条 处罚措施
违反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1.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2. 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3. 没收违法所得;
4. 吊销经营许可证。
造成严重后果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条 举报奖励
鼓励公众举报美容店非法行医行为。对举报属实并导致行政处罚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给予举报人奖励。
第五条 责任追究
对于美容店非法行医行为,美容店经营者负有直接责任。美容店医务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其所在医疗机构承担连带责任。
第六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