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颌手术是针对颌面骨骼畸形而进行的一种颌面外科手术,其手术指征包括:
不包含以下情况:
轻微的颌面骨骼畸形:畸形程度轻微,不影响口腔功能和美观。
单纯的咬合关系异常:牙齿咬合不齐,但颌面骨骼结构无明显异常。
局部颌骨发育异常:单个颌骨发育异常,但不影响整体面部平衡。
创伤性颌面骨骼畸形:因事故或外伤引起的颌面骨骼骨折,但未造成严重畸形。
全身性疾病:有严重全身性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不宜进行手术。
心理疾病:患者有严重的心理疾病,难以配合手术及术后康复。
年龄限制:幼儿或老年人,身体发育或衰老对手术和康复不利。
曾接受过正颌手术:患者已接受过一次或多次正颌手术,再次手术难度大,风险高。
需要注意的是,正颌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颌面骨骼畸形患者,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定。
正颌手术指征的排除范围
正颌手术并不是适用于所有颌面部畸形患者,存在一些特定情况不适宜进行正颌手术。以下为正颌手术的排除指征:
全身疾病或精神障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例如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或精神障碍(例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患者不适合接受正颌手术。
严重外伤:近期发生过严重的颌面部外伤,导致骨骼或软组织严重损伤的患者,不适合立即进行正颌手术。
年龄过小:正颌手术通常在患者颌骨发育完成后才进行,一般是在 16-18 岁左右。年龄过小的患者颌骨仍在发育,不适合进行正颌手术。
牙齿畸形严重:如果患者的牙齿畸形非常严重,需要先进行正畸治疗,矫正牙齿的位置和咬合关系。只有在正畸治疗完成且效果稳定后,才考虑进行正颌手术。
鼻咽部疾病:如果患者患有慢性鼻炎、鼻窦炎或扁桃体炎等鼻咽部疾病,需要先治疗这些疾病,避免术后感染。
咬合关系稳定:如果患者的咬合关系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咬合功能障碍(例如咀嚼困难、张口受限等),也不需要进行正颌手术。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排除指征并不能绝对排除所有患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即使存在这些排除指征,经医生评估后仍然可以考虑进行正颌手术。因此,具体是否适合进行正颌手术,需要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正颌手术初诊步骤和过程
初诊步骤
1. 咨询评估:与正颌外科医生进行初次咨询,讨论患者的 concerns、治疗期望和诊断计划。
2. 3D 扫描和 X 射线:进行 CBCT(锥形束 CT)扫描和全景 X 射线,以全面评估患者的颌面结构和骨骼。
3. 模型制作:使用 3D 扫描数据制作物理模型,以便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和治疗计划制定。
4. 临床检查:医生将进行全面口腔检查,评估患者的牙齿咬合、牙周健康和颌骨关系。
5. 病史询问:收集患者的医疗病史、既往手术和当前用药信息。
过程
1. 分析和诊断:医生分析影像学检查和临床检查结果,为患者制定详细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2. 治疗目标的设定:与患者协商,确定正颌手术的目标,包括功能改善和美学增强。
3. 治疗模拟:使用模型和外科计划软件进行模拟手术,以预测手术结果和制定手术方案。
4. 手术准备:患者将在手术前进行术前评估,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和麻醉咨询。
5. 手术过程: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通常需要几个小时。医生根据治疗计划切开骨头,调整颌骨位置,以获得理想的咬合和面部平衡。
6. 术后恢复:手术后,患者将留院数天进行观察和术后护理。术后恢复时间因人而异,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