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包天,又称“反颌”,是一种骨性错颌畸形,表现为下颌骨前突或上颌骨后缩,导致下牙包住上牙。这种错颌畸形会影响面部美观、咬合功能和口腔健康,需要及时矫正。
骨性地包天可通过正畸治疗和外科手术两种方式矫正。
正畸治疗
正畸治疗适用于轻中度骨性地包天患者。正畸医生会使用固定或活动矫治器,将下颌骨向后移动,将上颌骨向前移动,调整上下牙的咬合位置,达到矫正的目的。正畸治疗通常需要1-2年时间。
外科手术
对于重度骨性地包天患者,正畸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矫正。手术方式包括上颌向前推移术和下颌后缩术。手术会切断颌骨,重新排列并固定,调整上下牙的咬合位置,改善面部美观和功能。
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
骨性地包天的矫正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错颌畸形的严重程度、面型和个人意愿等因素综合考虑。正畸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矫正后的注意事项
矫正后的患者需要佩戴保持器一段时间,以维持矫正效果。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复查,确保矫正后的牙齿和颌骨健康稳定。
地包天骨性还是牙性的辨别
地包天是指下颌骨比上颌骨前突,导致下牙覆盖上牙的错颌畸形。区分骨性还是牙性地包天至关重要,因为治疗方法不同。
骨性地包天
下颌骨过度发育或上颌骨发育不足。
下颌角大,下颌体长而宽。
颏部(下巴)突出明显。
前牙关系严重反合,下前牙包住上前牙。
常伴有呼吸不畅、打鼾等症状。
牙性地包天
上前牙前倾或下前牙后倾导致的错位。
下颌骨形态正常。
反合程度较轻,上下颌骨长度比例大致正常。
前牙关系反合,但下前牙包住上前牙的程度较小。
不伴有呼吸不畅等症状。
辨别方法
1. 体格检查:
观察下颌骨和上颌骨的大小、形状。
检查颏部的发育情况。
2. 口内检查:
观察前牙关系和咬合情况。
判断上下颌骨的长度比例。
3. 影像学检查:
X光片或CBCT(锥形束CT)扫描可明确下颌骨和上颌骨的发育情况。
可测量下颌角和颏部突出程度。
综合以上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地包天是骨性还是牙性。进一步的检查和咨询正畸医生可以得到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地包天骨性和牙性的区别
地包天是一种错颌畸形,表现为下颌骨比上颌骨前突,导致下牙覆盖上牙。地包天可分为骨性和牙性两类。
骨性地包天
下颌骨发育过度或上颌骨发育不足,导致骨骼关系异常。
牙齿排列正常,但由于骨骼关系异常,导致下牙覆盖上牙。
颏点(下巴尖)突出,颌面呈鸟嘴样畸形。
侧貌呈凹面型,鼻唇角小于90度。
牙性地包天
上颌牙后缩或下颌牙前突导致。
骨骼关系正常,牙弓位置异常。
下牙前突,覆盖上牙,但颏点位置正常。
侧貌呈凸面型,鼻唇角大于90度。
区别图示
[图片]
图片说明:
左图:骨性地包天
下颌骨前突,上颌骨后缩。
颏点突出,颌面呈鸟嘴样畸形。
鼻唇角小于90度。
右图:牙性地包天
上颌牙后缩,下颌牙前突。
颏点位置正常,骨骼关系正常。
鼻唇角大于9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