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下颌骨侧位片上
下颌骨侧位片是口腔医学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下颌骨的形态、结构和牙槽骨形态,是诊断下颌骨发育异常、关节疾病、颌面畸形的重要方法之一。
正常下颌骨侧位片的特点:
下颌骨轮廓线:平滑,无明显凹凸不平。
下颌骨体:高度适中,厚度均匀。
下颌孔:位于下颌骨体的中部,大小适中。
髁突:形态规则,表面光滑。
髁状突:大小适中,形态规则。
关节腔:狭窄,关节面光滑。
牙槽骨:厚度均匀,牙槽嵴完整。
牙齿:形态正常,排列整齐。
软组织:分布均匀,无明显病变。
在正常下颌骨侧位片上,可以测量以下线、角、度:
下颌骨体高度:从下颌切迹到下颌角的垂直距离。
下颌骨体厚度:在第二磨牙水平测量下颌骨体两侧皮质骨之间的距离。
下颌角(gonial angle):下颌骨体下缘与下颌升支后缘相交形成的角度,正常值为120°±5°。
髁突角(condylar angle):髁突后缘与关节腔上缘相交形成的角度,正常值为15°~30°。
咬合平面角(occlusal plane angle):咬合平面与法兰克福平面的夹角,正常值为10°~15°。
在正常下颌骨侧位片上,下列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下颌骨体呈抛物线形
B. 下颌骨下缘为双重轮廓
C. 下颌骨角约为120°
D. 髁突长轴垂直于下颌支
错误的说法:D
髁突长轴不是垂直于下颌支,而是向后倾斜大约15-20°。
在正常下颌骨侧位片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下颌骨髁突后缘与颅底成锐角。
正常下颌骨侧位片中,下颌骨髁突后缘与颅底通常形成钝角,约 130-150 度。这是由于髁突的解剖形状,其后缘通常是平滑的。
其他说法均正确:
A. 下颌骨体大部分位于上颌骨内。
B. 咬合平面和髁状突平面之间的连线形成约 10 度的角。
C. 髁突头的下后方位于上髁切迹的上后方。